炎症是机体应对损伤、感染、有害分子等产生的自然防御机制。在特定条件下,炎症无法从组织损伤模式下转变成为平衡稳态,产生一种炎症反应持续进行的状态,诱发免疫因子风暴,导致非可控炎症。非可控炎症涉及促炎细胞因子浓度升高和免疫细胞过度激活,进而造成多种组织和器官损伤,使机体发生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近年研究发现细胞因子风暴和非可控炎症与脂质过氧化导致的细胞铁死亡密切相关,这为该类疾病的脂质过氧化抑制疗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策略。
近日,药学院赵燕军和王征教授团队针对这一亟需解决的临床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手性特征的两亲性自由基捕获高分子。该手性高分子具有α-螺旋构象,该类高分子能显著延长细胞膜滞留时间,增强脂质过氧化抑制效能,进而可高效抑制细胞铁死亡,降低促炎细胞因子分泌(图1)。此外,该类高分子还可规避小分子抑制剂的疏水性强、半衰期短、稳定性差等递送问题,并可显著延长血液循环时间。这一概念在细胞和动物模型中得到充分验证,为细胞因子风暴和非可控炎症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W020230623754623297419.png)
图 1. 自由基捕获手性高分子促进膜滞留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示意图
相关研究成果以“Attenuating Uncontrolled Inflammation by Radical Trapping Chiral Polymer Micelles” 为题发表在《ACS Nano》杂志,天津大学是第一作者单位,这一工作主要由药学院研究生李瑶和王洁完成,该工作得到了天津大学药学院分析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2c1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