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评语:“以工程思维破解医学难题,其技术跨越实验室与临床,重塑神经重症诊疗范式,是医工交叉领域的全球标杆。”
刘秀云,医学部副主任、药学院院长,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神经重症教育部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先后入选国家重大人才计划项目(2024年),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2022年)、天津市杰青项目(2024年),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青年35人(亚太区)、强国青年科学家引领计划,以第一完成人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24年),获Wiley中国高贡献作者奖、天津市青年科技奖、天津市青科协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研究方向聚焦麻醉、神经重症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交叉领域的研究工作,含神经重症脑疾病机理、诊断及新型治疗手段的开发和临床应用,麻醉深度及多参数生理指标监测等,旨在解决当前麻醉与重症遇到的工程瓶颈问题,为一线医生提供更精准的个性化治疗手段及策略,改善脑疾病患者的预后。在重症多模态生理信号监测分析、神经电活动及脑血流调控机理以及脑疾病临床治疗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成果,实现产业转化并在海内外成功临床应用,相关成果被央视《经济半小时》、《人民日报》、《科技日报》、《China Daily》等多家媒体报道。
刘秀云教授深耕神经重症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交叉领域,致力于攻克脑疾病诊疗的“卡脖子”技术,其成果惠及全球患者。她带领科研团队开发的基于脑机接口技术及脑脊液循环的脑积水快速精准诊疗技术,将诊断时间从3天缩短到30分钟,实现多家医院临床应用,5项核心技术开展规模临床试验;开发无创颅内压、无创脑氧等脑部多维信号监测技术及基于多窗算法的个性化最佳脑灌注压评估技术,应用于国内外多个国家的神经重症。作为首席科学家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开发了首款脑机接口编解码计算芯片及采集模拟芯片,核心指标超越国际同款芯片,支撑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开发,入选华瑙-中国脑机接口十大进展。
据悉,为了在全球范围内鼓励和支持女性科学家的培养,同济大学法国校友会于2023年发起了以同济大学前校长吴启迪教授命名的“启迪奖”,并在清华大学法国校友会的支持下向全球女科学家开放申请,旨在表彰在科学与技术领域实现跨界创新、推动人类福祉的杰出女性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