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0
9月9日14时,药学院2014级新生与学院负责人见面会于24楼406举行。药学院院长Jay Siegel ,党总支书记冯翠玲,副院长张玲、周艳及140余名2014级本硕博新生参加了见面会,见面会由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杜云飞主持。
会上,张玲立足于学院五年发展规划,从学院国际化建设进程、学科建设情况、学生培养模式等方面,系统的向全体2014级新生阐述了学院的发展现状和愿景,特别是在学院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引起来同学们的强烈反响。
杜云飞为本科生同学们就未来四年学习方向问题进行了清晰的解答,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拓展,延伸到各类兴趣类科目的学习及考取各类证书对个人的影响,他强调了英语对药学专业学生的意义,并鼓励同学们适应接下来的双语教学。杜云飞结合学院学生工作方面的经验,分析了本科毕业与研究生毕业就业形势的差异,指出两者的差异更明显的是体现在工作方向上,并简要介绍了关于学生读研及出国等方向,为同学们解答了许多疑惑。
冯翠玲代表药学院全体师生对2014级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建议学生要重视大学学业,把握学习机会,刻苦学习,勤奋向上,并祝愿同学们都能学有所成,积极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Jay Siegel 在会上也对新生提出期许,他表示,希望学生们能成为能创造工作的人而不是去需要工作的人。他表达了自己对建设药学院成为国际一流学院的愿望及他对学生的期许。Jay Siegel 希望学生可以将药学院当作自己的第二个家,和他一起满怀梦想的去打造它、完善它,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变成可以支撑起学院的人。
在提问环节,2014级本科生董严斌同学向Jay Siegel院长问道,作为一名外籍院长,您认为我院最大的特色是什么。Jay Siegel的回答简洁有力,他指出:药学院有最国际化的教学理念,有最先进的实验设备与技术,有更强的与国际接轨的交流能力。同学们向Jay Siegel咨询如何尽快提升自身英语水平,Jay Siegel 幽默地用自己学中文的事例来教导学生们要多说,多听,勇于开口,多听广播、新闻、音乐等能锻炼英语听力能力的音频。紧接着,2014级本科生李吉东同学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国大学生缺少创新能力,过多拘泥于课本,向Jay Siegel咨询应如何打破这种现状。Jay Siegel举出了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同样的塑料瓶,中国学生可能会想“它是什么”,而外国的学生会问“它是由什么做的”。同样的事物、不同的思考角度,这折射出了中国学生思维大多禁锢于书本。Jay Siegel表示希望看到学生能保持一个活跃的思维,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和课堂。
会上同学们积极发言,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开始成为了药学院真正的一员。学院负责人纷纷表示,希望同学们在会后也能积极提问,同时希望以后可以与学生有更多的见面机会,共同探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