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研究生院30年】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学术报告第二场

2014-04-14

   作为研究生院建院3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由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和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合办的“30场学术报告”之药学院第二场于2014年4月9日15:00,24教学楼408会议室举行。此次报告特邀瑞士日内瓦大学Peter Kündig教授主讲,药学院院长Jay Siegel、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杜云飞以及来自药学院、理学院的教师、研究生近百人到场。
  报告题为“(手性)铁、钌路易斯酸的合成及其在[3+2]和[4+2]环加成反应中的应用(Iron- and Ruthenium-Lewis Acids. Syntheses and Applications in [3+2] and [4+2] Cycloaddition Reactions)”。Kündig教授首先介绍了“合成手性铁和钌路易斯酸的新方法”,表示该方法已被成功应用到Diels-Alder [4+2]环加成反应中,取得了很好的收率和很高的立体选择性。随后,他还向师生们介绍了如何利用烯醛和1,3-偶极子的[3+2]环加成反应、烯酮和1,3偶极子的[3+2]环加成反应,高收率、高立体选择性合成手性杂环化合物。会后,Kündig教授与会者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耐心详尽的回答了师生们的提问。

   此次学术报告是研究生院建院30周年30场学术报告开展以来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与研究生院组织的继“973首席科学家”学术报告后第二场高水平专业讲座。学院将借助“30周年活动”契机,以学术报告为载体,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了解专业前沿、交流科研思想的沟通、学习平台。

附:专家介绍:Kündig教授1971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975年在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手性钯卡宾催化的分子内芳构化和不对称sp3碳氢键活化;(2)手性铁和钌路易斯酸的合成和应用;(3)应用催化过程产生平面手性金属络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