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药学院李楠课题组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1-08-17

类风湿性关节炎 (RA) 是一种与滑膜炎和软骨破坏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超声驱动的声动力疗法(SDT)因其无创性和组织穿透能力强,可以杀死活化的滑膜炎症细胞,在RA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声敏剂在关节中的微小积累和缺氧的滑膜微环境严重限制了 SDT的治疗效果。近日,药学院李楠副教授课题组在Biomaterial (IF=12.479) 上发表了题为“Mutual-reinforcing Sonodynamic Therapy Against Rheumatoid Arthritis Based on Sparfloxacin sonosensitizer doped Concave-cubic Rhodium Nanozyme”的研究论文。该文报道了一种司帕沙星掺杂和人血清白蛋白负载的凹立方铑纳米酶 (Rh/SPX-HSA),以在超声活化过程中实现相互增强的SDT。一方面,SPX 会通过诱导过量的ROS产生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从而在超声条件下抑制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另一方面,凹立方铑作为一种具有内源性过氧化物和过氧化氢类酶活性的纳米酶,不仅缓解关节缺氧以抵抗血管生成,而且通过提高1O2水平极大地提高了SDT的疗效。有趣的是,纳米酶的活性也通过超声空化效应得到了提高,从而实现了相互增强的 SDT。这种策略为高效治疗 RA 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论文第一作者为天津大学药学院硕士生李雯,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重大专项基金和天津市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的资助支持。

 

Schematic illustration for the preparation of Rh-SPX/HSA and its related mechanisms for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